查看产业体系新闻 >

中煤集团 深化压减工作 激发强大活力

2020-12-21 来源:河南能源

  

 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依兰县达连河镇,曾以拥有东北地区最大的露天煤矿而扬名。中煤集团龙化公司总部就在这里。2016年,因露天煤矿资源接近枯竭、化工板块连年亏损,龙化公司被国务院国资委列为“去产能”“处僵治困”重点单位。

  2017年5月,龙化公司化工板块停产;2018年8月,露天煤矿闭坑。龙化公司大刀阔斧削减机构,分流安置员工。截至2020年10月末,员工总数由2016年的8549人减至4052人,减幅52.6%。

  在中煤集团的支持下,龙化公司在依兰县投资建设了依兰三矿。目前,该矿采煤工作面设备安装工作已接近尾声,即将正式投产。达产后,该矿可年生产原煤240万吨,预计新增销售收入10亿元、利润3.5亿元,新增就业200人。

  这是中煤集团深化压减工作的一个缩影。

  2016年以来,中煤集团累计压减法人企业66户,压减比率26.6%,超额完成三年压减任务。

  2019年,中煤集团进一步确定了“压缩存量、严控增量、限制总量”的总体要求,法人层级和管理层级控制在5级以内,经营质量持续提升。

  “一盘棋”做谋划,协调深入推进

  压减工作是块“硬骨头”。针对资产多、各类许可证手续繁杂、注销难度大等特点,中煤集团“一盘棋”做谋划,建立“集团统一推动,上下三级联动”的工作机制,成立了压减工作领导小组,在总部设立压减工作办公室,细化工作措施,层层传递压力。

  “我们紧抓压减这一‘牛鼻子’,按照分类施策、一企一策、因地制宜等原则,坚决不搞‘一刀切’‘全覆盖’,灵活变通,统筹化解过剩产能、处僵治困、亏损治理、资源整合、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等工作,共同推进,成效显著。”中煤集团有关部门负责人介绍。

  在完成去产能工作的同时,中煤集团充分利用政策解决遗留问题,共完成75户“僵尸特困企业”处置任务;对连年亏损、资不抵债、扭亏无望的企业,果断撤销,堵住出血点。

  中煤集团一建公司建筑材料厂既是“僵尸企业”,又是法人压减企业,最初计划注销。中煤集团有关部门与企业反复研究后,将处置方式改为管理提升,通过人员分流安置、设备资产盘活、土地出租等措施,保留了土地资源,实现了盈利。

  李学军是当时建筑材料厂选择转岗到山不拉煤矿的15名员工之一。“刚开始,确实心里发慌,感觉未来很渺茫。后来就想通了,在哪儿都是干工作嘛。我很珍惜新岗位,工作生活都迎来了新变化。家里有了稳定的经济来源,工作也越干越有劲头。”由于工作表现出色,不到一年,李学军就成为山不拉煤矿化验班班长。

  做好“加减乘除”法,提升抗风险能力

  在做好压减工作的同时,中煤集团坚持有进有退,调整产业布局,不断提升主业核心竞争力。

  优化产业布局做“加法”。中煤集团释放先进产能,6座大型矿井5400万吨产能获核准,4座煤矿获准核增生产能力;通过市场化方式,新增电厂6座、电力装机容量700万千瓦。

  低效无效产能做“减法”。近年来,中煤集团关闭11座煤矿、退出煤炭产能约4800万吨;有序推动大同三矿“去二留一”减量重组方案落地;认真落实国家“上大压小”政策,关闭6台火电小机组。

  推进改革做“乘法”。按照区域化、专业化思路整合多家企业,中煤集团推进专业化集中管理,通过改革与业务整合,实现管理协同,撤销部分法人单位,减少管理层级。

  瘦身健体做“除法”。中煤集团坚决守住不发生重大风险的底线,妥善分流安置员工6.4万余人。为做好员工分流安置工作,中煤集团累计配套专项资金16亿元,动员内部企业提供2000个工作岗位。

  近年来,中煤集团不断巩固压减工作成果,持续调整产业结构,抗风险能力不断提升。据《中国煤炭报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