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看产业体系新闻 >

让“河南红杨”在新疆铺展美丽画卷 ——河南能源化工集团新疆公司高质量发展侧记

2019-11-27 来源:河南能源化工集团

11月22日,光明日报客户端推出文章《让“河南红杨”在新疆铺展美丽画卷——河南能源化工集团新疆公司高质量发展侧记》,对河南能源新疆公司近年来的发展进行报道,充分展现河南能源人入疆后努力拼搏的成就。本报现予以转发。

2008年,为了打造河南能源战略转移承接地,河南能源化工集团整合资源、统筹管理,在新疆成立了河南能源新疆公司,作为河南能源的在疆企业管理总部。

2013年底,新疆自治区将河南能源新疆公司列为八大直管企业。2014年,河南能源实施区域化管理,将河南能源、永煤公司、义煤公司、焦煤公司等作为出资人在新疆地区所设立的各级公司进行整合,成立了河南能源化工集团新疆投资控股有限公司,河南能源公司的发展迈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,同时取得了经济效益、社会效益的双丰收。不久前,记者跟随“党旗飘扬在高原,主流媒体看能源”采风团到新疆采访,见证了这一切变化。

像红柳一样

扎根天山脚下的众维煤业

地上不长草,风吹石头跑。这是对新疆公司众维煤业过去所处环境的真实描述。

众维煤业距离拜城县城60多公里,海拔2200多米,煤炭储量丰富,达到7000万吨。众维煤业是新疆公司进军新疆的第一矿。新疆公司刚接手的时候是个年产6万吨的个体小煤窑,生产生活条件极其艰苦,住的是地窝子,喝的是河沟水,中午水煮白菜、晚上白菜煮水。没有宿舍、没有办公室、没有机械设备,甚至没有澡堂。好不容易招来的矿工,一看环境,连行李都没拿下来,就原车返回了。

最早那批到众维煤业的20多人,许多人都选择离去。“别人都说我们这里是与世隔绝,我们却把这里当成世外桃源。干事业,就不要有怨言,要坐得住冷板凳,经受得住寂寞。你看戈壁滩上寸草不生,但红柳却能扎下根来。”众维煤业党委书记、董事长赵申坚说。

企业能够快速发展,得力于有一支特别能战斗、懂管理的优秀管理团队。“越是艰苦的地方,越出人才。众维煤业被誉为新疆公司的‘黄埔军校’,培养出中层管理人员和技术骨干300余名,20多名矿级管理人才从这里走出。”新疆公司工会主席黄传清说。

“先生存,再发展。要创业要发展,再苦再难也得咬牙熬下去、挺过去。有党委在,我们相信终会有柳暗花明的一天。”提起创业的艰难,众维煤业党委副书记姚金钟充满乐观和自信,“种活一棵树,比养活一个孩子还难。虽然只有10%的成活率,但我们坚持年年种。”

“用心做事,追求卓越。”经过11年打拼,这里从一口小煤窑成为拥有458名干部员工的现代化矿井。仅仅在2008年的半年时间里,就完成了过去3年没有通过的技改工程,先后投入5000多万元购置综采设备,投入2000万元购置3套综掘设备,投入3000多万元完善六大系统,建设成了90万吨的现代化矿井,井下机械化生产率达95%以上,众维煤业成了南疆煤炭行业的耀眼新星。

汗水浇灌,苦尽甜来。2011年,阿克苏地区安全生产标准化现场会就在众维煤业召开。2013年,通过国家一级质量标准化验收。随着产值和效益的提升,员工宿舍楼建起来了,食堂、锅炉房、净水机、干洗房、免费班车都有了,甚至Wi-Fi信号覆盖全矿。企管劳资科的刘美美说:“这与当初的一穷二白,简直是一个天上,一个地下,换了人间。”

风景这边独好

“女儿河”畔的龟兹矿业

《西游记》中,唐僧师徒西天取经路过女儿国的故事妇孺皆知,女儿河的原型就是库车河。新疆公司的龟兹矿业就在库车河畔,附近的中国最美公路“独库公路”与它擦肩而过。

10年前,最初的龟兹矿业是一个产能低下的小煤窑,新疆公司公司接手之后,投入资金对设备升级,引进技术对员工培训。短短一年多时间,企业就达到了“自动化、智能化、信息化”的现代企业标准。公司注重文化引领,以党建为抓手,提升人的思想、凝聚人的灵魂。“用心做事、追求卓越”的企业文化深入企业的末梢神经,“做有责任的企业,做有责任的员工”成为企业和员工的自觉遵循,矿区的各项事业呈现出蓬勃向上的局面。

在龟兹矿业办公大楼后边,不远处就是“文化游园”。深秋时节,这里依然树木葳蕤,满眼绿阴。清澈的女儿河潺潺流过,地势低洼的地方,河水汇聚成潭,远处群山的倒影如同画卷;五彩斑斓的格桑花,恣情舒放的花蕾,开满了山谷。好一个如诗如画的美丽游园!

“这个游园2014年6月竣工,本来让企业招标做需要2000万元的预算,本着节约的原则,我们发动员工自己动手、自力更生,用工余时间义务投入劳动,石子路、喷泉、石雕、浮桥、亭子,一花一木、一石一草,都是我们员工自己动手打造出来的。每年我们都在这里栽树,在绿化、美化矿山的同时,也增强了干部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。”龟兹矿业党委副书记、总经理、矿长于文轩告诉记者,“这里已经成为独库公路一个美丽的驿站。但10年前,我们刚从个体煤老板手中接过这座矿山时,却是另外一番景象。山体裸露,煤尘飞扬,不要说游客,就是当地人路过也是捂着口鼻快速通过。为了打造眼前的花园矿山,11年来,1046名干部员工下班后就义务劳动,前后投入了1.15亿元,对周围环境全部硬化、绿化、美化。”美丽的格桑花开满了山谷,五彩纸风车用丝线串联着在长势旺盛的柳树之间随风旋转,洋溢着一种对生活的乐观与热爱。

“在这里已经坚守了十年,习惯了。最初来这里的时候条件很艰苦,矿区没有手机信号,需要花半个时间跑到对面山头上有信号的地方给家里人打电话。现在矿区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,比11年前产量增长了64倍,利润增长了267倍,是库车县的明星企业。正因为是自己参与劳动的成果,所以有感情、也很自豪。”2008年10月来到这里的申文山说,“独库公路高峰期每天车流量超过2万辆。下一步,我们将依托这里丰富的旅游资源,发展康养产业,开办煤矿博物馆,展示中国煤矿的历史、新疆公司的发展史,让孩子们下井体验当矿工,开发研学游。我们要让现有的硬件设施发挥作用,实现企业发展转型。”

一路撒播绿色

绿色矿山就是金山银山

因为新疆公司的矿厂大多在荒漠戈壁,为了克服自然条件的先天不足,从进疆之初,该公司就把保护生态环境定为首要任务,每到一地,便主动绿化矿区,改善生态环境。

在新疆公司,植树造绿已蔚然成风。11年来,据不完全统计,新疆公司累计帮助地方栽种榆树、海棠、红柳、白杨、沙棘等各类树木15万株,培植草坪4100亩,完成了独库公路沿线15平方公里的绿化治理,把地下乌金发掘出来反哺社会,把贫瘠地貌治理成绿地草原,既发掘了“金山银山”,又建设了“绿水青山”,用对绿色的执著赢得了地方群众的交口称赞,叫响了河南能源的绿色品牌。

新疆公司众泰煤焦化公司,厂区整洁干净,因地制宜实施“绿化、美化、亮化”,柳树成阴。没有土,他们就从城里买土,改善戈壁滩的地面,硬是种活了树。迎难而上、知难而进,众泰煤焦化先后投入环保资金1亿多元建设“花园式工厂”,成为新疆绿化面积最大的焦化厂。位于帕米尔高原的康苏煤矿由于资源枯竭,尽管已经退出了,但新疆公司员工在矿区栽种的1.1万多棵白杨树,却给当地留下了一片生态林。

新疆公司中润煤业位于准格尔盆地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的边缘,一年中200多天有大风扬沙,地上别说树,连棵草都没有。在新疆,树苗要连续成活3年才算活了。人可以不洗脸,但树苗没有水就活不成了!于是,员工们狠下心来,除了保证食堂用水,其余所有的水都用来浇灌树苗。戈壁滩一年到头,下雨的次数一只手都能数过来。每到下雨,员工们就搬出盆盆罐罐,摆一地接水。11年来,中润煤业员工用双手在戈壁滩上种出了一片防风固沙林,奇迹般地种活了2万棵树,建成了240亩的美丽花园。生活污水被收集起来,净化后注入挖好的人工湖,成为当地矿区唯一一家有湖的企业。

为了保障库车河不受污染,龟兹矿业先后投入1600多万元建设了防渗墙,每年还投入近百万元定期清理河流周边垃圾、疏通河道。矿井水和生活用水经处理后用于浇灌矿区周边荒山,把荒山秃岭变成茵茵绿洲,再现了库车河传说中的美景。

“当时的三分公司就在无人区腹地,地上不长草,风吹石头跑,只有几棵树、一座办公楼,四周荒凉得连只麻雀都没有。”新疆公司屯南煤业下属的三分公司任潇建说,遇到刮大风,干燥的风卷着沙石,打在人脸上就是一片青紫。但最终,新疆公司屯南煤业员工不但种活了树,还在戈壁滩上把矿山打造成了花海。

这一棵棵绿树、一个个故事,都是新疆公司打造绿色发展生命线,践行习近平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生态文明思想的生动体现。

科技创新

做绿色发展理念的践行者

绿色科技,已经成为新疆公司的新名片。

2012年,钢铁行业技术装备升级换代,高炉对一级冶金焦需求急剧增加。众泰煤焦化所处的南疆地区,没有一家企业生产一级冶金焦。

科技创新是企业的灵魂。众泰煤焦化注重科技创新,坚持独立自主,打破了新疆煤不能生产高品质焦炭的局面。在没有任何经验可借鉴的情况下,该公司总工程师蒋善勇带领他的工作室团队日夜奋战,先后制订出400多种配比方案,做了600多次小焦炉试验和100多次铁箱试验,努力寻找最优配煤比例。2013年4月,第一炉规模量产的一级冶金焦成功生产。这项创新,填补了南疆地区一级冶金焦的空白,提高了众泰煤焦化的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,为企业长期高效发展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撑。

蒋善勇作为众泰煤焦化创新带头人,传技能、授绝技,影响和带动身边更多的员工学技术、钻业务,他先后被授予河南能源劳动模范、河南能源十大青年创新人才、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煤炭行业技能大师、河南能源大工匠、全国“最美煤炭科技工作者”等荣誉称号。

在众泰煤焦化,王洪儒和刘雅君夫妇的故事感人至深,“妻子嫁给了丈夫,丈夫嫁给了企业”。以他们为代表的众泰人,共同擎起了科技创新发展的旗帜,推动企业朝着高质量发展的方向稳步前行。

民族团结一家亲

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

全面建成小康社会,一个民族、一个家庭、一个人都不能少。

据不完全统计,入疆11年来,新疆公司共帮助500多名少数民族群众成功脱贫。新疆公司先后帮扶了10多个贫困村和单位,其中2个村实现了销号摘帽,500多名少数民族群众成功脱贫,累计投入1.26亿元用于公益建设,成了当地人心中的脱贫致富领路人。

耸立在龟兹矿业文化广场的三棵白杨树,背后还有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感人故事传遍矿区。这三棵环抱相生的白杨树并肩耸立,其中两棵还紧紧连在一起。这里原来住着艾合买提·阿布拉一家,门前有一棵白杨树。后来艾合买提年迈多病,无法放牧,家里失去经济来源,门前的这棵白杨树逐渐干枯,土坯房也四处漏雨濒临倒塌,一家人的生活陷入了困境。这时,龟兹矿业伸出了温暖之手,主动与艾合买提家结成帮扶对子,在独库公路旁选址新建了一座宽敞明亮的大房子赠给艾合买提,并资助他的女儿完成学业。神奇的是,从那棵枯萎的树旁边竟然又长出了三株新苗。

艾合买提的女儿曾指着三棵小树苗说,中间那棵最大的是爸爸,旁边那棵是妈妈,最小的那棵树就是我,我们一家人要永远幸福地生活下去。

11年过去了,三棵小树苗终于长成了今天的参天白杨树。艾合买提的女儿说,这三棵树,一棵是他们家,一棵是龟兹矿业,还有一棵是帮助他们的亲人们。“我们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!”

为了感恩龟兹矿业的帮助,艾合买提就把三棵树附近的旧宅子赠送给了龟兹矿业。如今,龟兹矿业将那里打造成了环境优美的文化广场。天山作证,以树为媒,“三棵树的故事”见证了民族团结一家亲。

乌什县是国家级贫困县,这个县的阿合雅镇巴扎村是新疆公司对口帮扶的贫困村。新疆公司累计捐赠265万元为村民们改善了交通和教育等基础条件,安置了7个特困家庭人员就业,帮助他们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。

在位于伊犁的伊宁县潘津煤矿,维吾尔族员工巴吐尔·买买提是副总工程师,他们一家是民族团结一家亲的典范。买买提有一儿一女,从小学汉语,儿子马吾兰江·巴吐尔是县里宣讲团的成员,女儿马吾力坦木·巴吐尔在上海海关学院读书。“买买提不仅是我们矿里的领导,而且经常帮助村里的贫困户排忧解难。”潘津煤矿办公室主任钱义楠说。

都是河南人

兵团精神代代传承

屯南煤业,是新疆建设兵团与河南能源合作的“佳作”。

60多年前,5万多名中原儿女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,不远万里,屯垦戍边。他们用汗水和双手,把沙漠戈壁变成了良田绿洲,同时也把中原儿女忠厚、淳朴、勤奋、踏实的优秀品格带到天山南北。

“在屯南煤业,兵团二代、三代与河南能源人都处成了‘铁哥们儿’,不论做什么总是先想着对方。兵团人不让援疆的河南人受一点儿委屈,河南能源人也不让屯垦戍边的兵团工友吃一点儿亏,有困难共同克服,这样的心态下,双方怎么可能闹矛盾、不和谐?”兵团二代、工会主席夏春英动情地告诉记者。

屯南煤业由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河南能源各持股50%共同出资组建。对于这个持股比例,屯南煤业党委书记、董事长贾卫风趣地告诉记者,这种股份结构如果双方没有诚意、存有私心的话,按说什么事情都做不成,因为“谁说了都算,又谁说了都不算”。但兵团与河南能源10年来和睦相处,领导班子团结,生产运行良好,上上下下士气旺盛、凝聚力强。整个兵团20多家煤矿,屯南煤业是当之无愧的佼佼者、领跑者。目前,屯南煤业正全力打造国家一级安全生产标准化矿井,向着自动化矿井的目标“追梦”。

“这些河南能源人太执著,我们就是喜欢与这些河南能源人合作,除了技术先进、安全意识强,还有就是能吃苦、讲信誉、说话算数!”贾卫说。

“屯南煤业融合新疆兵团第十师屯垦戍边文化和河南厚重的中原文化,形成了‘行动军事化、质量标准化、内部市场化、管理精细化’的企业文化理念,才有了现在大好的发展局面。“屯南煤业总经理查贯柱满怀信心。

河南能源新疆公司在高质量党建引领带动之下,不仅通过技术革新、现代化科学管理实现了企业高质量发展,而且在天山南北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,响应地方党委政府的号召,大力支持参与扶贫事业,结对帮扶、积极捐献,植树造绿、绿化矿山,用实际行动践行了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的绿色发展理念,书写了一个个荡气回肠感人至深的民族一家亲的美好故事。

喜事连连,采访期间,新疆公司众泰煤焦化通过公示,获得“国家高新技术企业”称号,潘津煤矿也拿到了新的开采许可证……新疆公司的美好前程,锦绣无限。

“今年,我们继续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,新整合的塔河矿业榆树泉煤矿已经恢复生产,榆树岭煤矿年底将建成投产。众泰煤焦化年产130万吨焦化项目已经投产,年产20万吨甲醇项目即将建成。中润煤业产能扩增后,产销双双将突破300万吨。今年新疆公司利润有望首次突破10亿元大关,成为河南能源利润的重要贡献源。”新疆公司党委书记、董事长上官书民说。

“扎根风沙立荒凉,凌霜傲雪志气昂。待到蔚然成林日,灿若朝霞满边疆。”是啊,茁壮成长的“河南红杨”已经在新疆深深扎下根,枝繁叶茂、浓阴匝地,微风中飘摆的绿叶,那是在向美好的未来自信地招手吧。